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潇湘莺鸣

诗词楹联是传统文化的精华,世界华人的精神家园,愿与各界诗联爱好者交流切磋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湖南师大中文系毕业,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育。中学高级教师。有论文及作品百余篇散见于各级报刊。退休后加入中国楹联学会和湖南省楹联家协会。平生爱好诗词楹联,作品入选《中国对联作品集》《中国楹联年鉴》等多种选本。获奖数十次,中国楹联学会曾授予“中国联坛百强”称号。现任省联协常务理事、永州市楹联学会会长,主编《潇湘楹联》。 凡对本学会予以赞助的个人和企业,我学会将长期提供楹联文化方面的优质服务(包括撰写贺联、行业联、题赠联等)。

【原创】横看成岭侧成峰 (唐敷伟撰)  

2013-02-22 22:58:07|  分类: 文艺评论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(《题西林壁》 )

   公元1084年,北宋诗人苏轼初游江西庐山。在流连胜景之余,情不能自已,挥笔写下了这首历来为人称道的小诗。俗话说,称砣虽小压千斤。该诗虽只短短二十八字,然而意境开阔,气势恢宏,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更发人深思。

   庐山,天下名山。古往今来,游客如云。以它为题材的诗画,更是不知其数。然而无论哪一位墨客骚人,丹青妙手,都只能从某一侧面记下自己一鳞半爪的感受。面对大自然的杰作庐山,我们若要全方位地表现它,简直是一个妄想。象其他审美客体一样,庐山的自然美也具有无法穷尽的多面性。可诗人并没有迂回婉转,铺陈缛言,只用了两句诗便把读者领入庐山腹地。真怪呀,为什么从横里看,道道峻岭,连绵起伏,气势磅礴,而从侧面看,却座座奇峰,嶙峋峭拔,蔚为壮观?而且,远眺一个样,近观又一个样,仰望一个样,俯瞰又一个样。同是一座庐山,其风光胜迹竟如此迥然不同。诗人慧眼独具,没有为群峰所囿,他静观默想,终有所悟。一句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,向人们揭示出这个蕴含深刻哲理的谜底。

诗人告诉我们,如果只在山里转游,难免为视野所局限。四面八方的重峦叠嶂困扰了你,纵有气吞山河的胸怀,那一双眼睛也总越不出群山造就的狭小洞天。倘若跳出山外,作远距离观照,就会真正透视它的本相,一个完整的庐山,就会展现在你的面前。观赏庐山之类自然景物是如此,观察社会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?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,在做某件具体事情的时候,常常不自觉地陷入盲目性。待到时过境迁,我们才发现其利弊得失,看清其“庐山真面目”。可见,对某种事物或人生道路的认识,只有超越时空的局限,把它放在较大范围内作宏观分析,才能自拔于当事者迷的魔圈,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。那时,你审己度人就可达到洞若观火的境界。苏轼总结的这一真理,值得我们深长思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79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